BOB综合体育在胶囊计划已经上线 支短片中,《界》以超过 170 万的播放量位于第一。借由 AI 来探讨何以为人的赛博朋克主题,以及易经 64 卦等中国风元素的概念设计,这支动画短片上线后引发了很多观众的解读讨论。
幕后团队 Solid Studio 是一家成立两年半的三维动态设计工作室,由概念设计师陈钻与朋友们一起创办,团队共有 15 人,此前的主要业务是做广告短片、游戏 CG 等商业项目,比如《王者荣耀》六周年 MV。2021 年 7 月,团队接到胶囊计划的项目邀请,首次尝试故事类短片的创作。
朱晓鹏 2021 年 7 月刚刚正式入职工作室,被推选为《界》的总导演。他大学主修漫画专业,擅长叙事性的分镜创作,2011 年至 2015 年曾在深圳方块动漫公司担任分镜师,之后任职于广告公司,也做过自由职业。
剧本改编自陈钻朋友吴 sir 的科幻小说,故事围绕着一场人工智能道德实验:智能中枢要操纵人类,AI 女孩做出了守护人类的抉择,结局却是被当作废品丢弃掉。
通过 AI 反讽、拷问人性,是《大都会》《银翼杀手》《机械姬》等经典科幻影片的普遍主题,也是 Netflix 成人向动画短片系列《爱,死亡和机器人》的主旨之一。朱晓鹏与团队希望能够做出差异化的风格,在讨论中决定要做「属于中国的科幻」。
朱晓鹏对于道家等传统文化很感兴趣,2021 年以潮汕传统文化英歌舞为主题的短片《英歌》曾参与过 B 站小宇宙计划。工作室联合创办人雷鹏 2020 年的《赛博朋克山海经》同样是中国风的科幻短片,在 B 站有 400 多万的播放量。团队成员蔡依梦是道家的弟子,有宗教文化相关的知识储备。
「我觉得既然要挑战中国风的科幻片,那何不玩大一点,把英文、阿拉伯数字都剔除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做了一系列概念设计:以易经 64 卦为核心的计算机算法、灵感来自于鲁班锁和活字印刷的「枢机」、形似中国神兽金吾鸟以及中式榫卯结构的无人机,以及篆书繁体字的平面设计等等。
14 个月的制作周期给予很大压力,「能顺利交片已经是胜利」。朱晓鹏本来更擅长二维动画,他需要快速熟悉三维动画的软件制作流程。BOB综合体育团队协作上,他尽量呈现每个主创的风格特点,把大家的创意点融合进不同的场景戏份。
大学毕业后加入方块动漫时,朱晓鹏当时是 200 多个同事里最年轻的,2010 年代初期的市场以电视动画为主导,公司以低龄化动漫作品为主。通过《界》的制作过程,他更新了对于年轻动画同行的认知,「技术比以前要日新月异很多」。不过,他认为今天的市场对于原创依然不够友好,「创作者都很想做这种原创类型,但就是没有合适的环境能够去发挥」。
他认为胶囊计划最大的收获就是制作经验,BOB综合体育接下来还会尝试将概念创意融合进商业项目之中,在流程上做出更多优化。
src=以下是《新声 Pro》(微信公众号 ID:xinsheng-pro)和《界》导演朱晓鹏的部分对话整理:
朱晓鹏:主理人陈钻在讨论的时候说了一句「我们要做中国的科幻片」。我是借题发挥,抓住他这句话,彻底地变成主要概念。我们团队的雷鹏也擅长中国风的创作,他有一部很出名的动画短片《赛博朋克山海经》。
科幻片讲人工智能的作品其实很多了,我们也在思考怎么让这个作品变得不一样,兴趣使然,就想尝试把中国风的东西融入进来。
我平常对道家文化很感兴趣,道家主张的是顺应自然,人是自然的产物。《界》这个故事探讨的是科技与人的关系,我就在想有什么中国文化的传统哲学观念是可以融入进一个科幻片里面。故事主人公李未是一个有人类智慧的机器人,那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她算不算自然的产物?算不算人?
新声 Pro:短片中出现了基于易经 64 卦的计算机算法、活字印刷的文字输出系统等等,如何把传统文化元素转换为具体的概念设计?
朱晓鹏:前期世界观的概念设计摸索了很长时间,活字印刷、鲁班锁等等元素是主创们一起讨论出来的,找到一些参考片,再去发散思维,设计的时候一稿一稿地去调整。
美术上,我觉得需要有一个主要的元素贯穿全片,而且要跟科技有关。我马上就想到了易经,因为有读到过计算机的基本算法是二进制,其实跟易经哲学很像,一生二,二生三,最后生出 64 卦。把易经当成科技的基础算法,至少我没看到别人有做过,我们是一次尝试。
我觉得既然要挑战中国风的科幻片,那何不玩大一点,就把英文、阿拉伯数字这些东西全部都剔除掉。但这个挑战其实等于给自己挖了个坑,因为现实世界不可能是东西方文化互相封闭的。
动画可以天马行空,我就顺着个概念发挥,把背景设定于一个科技发达的古代世界。这个世界的科技是从易经发展起来的,只有纯粹的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化,顺着这个逻辑去推导设计。
做中国风元素的片子也很多,我又不想表现得太过表面。比如说建筑思路仍然保留古代建筑的一些框架思维,应该是斜顶的、方正的,但是不会再雕龙画凤,龙凤这些东西全都避免了。
新声 Pro:卦象是一个关键性的线索元素,不断闪现来暗示剧情走向,怎么想到这个设计?
朱晓鹏:我本身是出于好奇心,了解到很多宗教文化、神秘文化之类的东西。创作过程中也是缘分,我们团队有一个女孩蔡依梦,她本身就是道家的弟子,具体到门派上的学习是比较精通的。
我的知识储备只是对道家的大的框架有一些了解,知道易经卦象可以表达角色的一些情绪,如果想要一个表达害怕的卦象,小梦就会帮我去考究。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会再去请教同门派的朋友。
新声 Pro:卦象画面都是一闪而过,大部分观众需要看解读才能看懂,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处理方式?
朱晓鹏:我觉得故事片需要埋一些象征意义的彩蛋,才能让这个影片更加丰满。卦象是意象化的尝试,逻辑上是在角色的脑子里一闪而过,是一个代码。
观众看不懂也没关系,能有一种视觉体验,不影响对故事的理解。如果真的有观众能读懂,能够增加观影的乐趣。
朱晓鹏:平面上大部分是我的想法,小梦帮我执行,或者一起调整修改。文字用了很多比较复古的繁体字,字体上用了一些篆书,BOB综合体育我们同事有朋友擅长写篆书,请他帮忙写了这些字体。
新声 Pro:你们有参考过哪些作品吗?比如有观众从「枢机」联想到《X 战警》的基地密室。
朱晓鹏:创作初期有参考一些科幻片,BOB综合体育我们看了经典的人工智能电影《大都会》。包括熊尹嘉肯定有受到一些科幻影视作品的影响,会融入到她的创作中。
美术视觉风格上参考的是《沙丘》,它是在一个蛮荒世界的废土风格,我们的建筑风格会更多用一些混凝土风的设计。BOB综合体育其实也是在避免做成赛博朋克风格,因为赛博朋克已经被人说烂了,视觉上希望能够另辟蹊径。
新声 Pro:短片高潮段落是一段二维画面,李未成为号令天下的皇帝,但其实只是枢机的傀儡管理者,这段画面的创意是怎么产生?
朱晓鹏:原脚本上,枢机需要李未来管理人类,「我们可以让你成为神」,李未就有点两难,没有过多的内心的描述。
我觉得这段话肯定要有一段内心挣扎的过程,需要有一场比较重的内心戏,才能让女主转到崩溃的那一刻,再从崩溃转折到重新振奋。表面上她成为神了,最后肯定还是受到枢机的裹挟。
更多地是去探讨她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这场戏让观众看到她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下一秒又变成一具很冰冷的机器,被当作废弃品被丢掉,就会带出毛骨悚然的情绪感觉。
src=新声 Pro:一些评论指出「技术很赞,故事有点着急」「铺垫少了点,冲突出现太快」。
朱晓鹏:我们对于观众评论都有很认真地去思考、消化,很多问题我们自己是清楚的。
我个人是觉得这个故事 9 分钟不太够,节奏上有点太着急了。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在剧作结构上会更讲究一点,短片是有更大的空间去表现创作者的多样化的风格。但是也需要考虑整体的周期执行的难度,去做一些妥协和让步。
新声 Pro:Solid Studio 在制作中如何分工?你作为导演,如何协调同事们的意见?
朱晓鹏:动画本来就是一个团队的创作,导演更多就是从整体上把控,从头到尾就是不停地做选择,把大家提出的创意点打包成一个完整的短片。
故事整体的框架和立意是我的想法,视觉呈现上会融入每个主创的一些想法。熊尹嘉作为美术指导,会提出一些对于视觉呈现上的新颖想法。雷鹏平常就有做中国风的创作,他给了一些传统元素的很好的建议。
我做这个影片的初衷,也是想要展示 Solid Studio 每个人的特点,在分镜的规划上,每场戏都有量身定做。比如说列车那场戏,女主穿的是日常装,我觉得很适合熊尹嘉,这个设计就是会交给她来做。枢机那种地下十八层的风格,很符合雷鹏本身的风格,就这样把每个小伙伴擅长的东西都包含进来。
朱晓鹏:我以前在工业流程的二维动画公司待过,制作流程的大框架上不会有太大区别。三维最大的困难还是熟悉软件上面的流程对接,转换到某个软件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就是一些很具体的知识。
带着无比的压力去推进,从头焦虑到尾。更多还是依赖团队的小伙伴,团队的成员都是三维设计师,陈钻、雷鹏、熊尹嘉也都是在动态设计领域比较有名的设计师。我们自己内部也就 10 个人左右,外包帮我们完成角色动画、模型,还有一部分的灯光。
朱晓鹏:最大的收获肯定是经验。我们工作室本身是一个动态设计团队,做这种故事类型的片子,没有办法短期内达到像动画公司一样完善的流程,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也在想办法去解决。
我觉得这个片子能顺利交片已经是胜利了,留下的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下一个项目上去避免错误,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
新声 Pro:你从 2011 年至 2015 年在动画公司工作过,你觉得动画行业相比当时有什么变化?
朱晓鹏:我刚入行的时候是全公司 200 多个人里面最年轻的,其他都是一些老前辈。也是因为导演需要一些有创意的年轻人,我才有机会加入进去。公司出品的动画片基本上都是要顾及全年龄段的作品,因为我们国内对这方面没有分级制度,普遍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小朋友看的,再加上其他年龄层的作品,市场还没怎么开拓,所以只能做相对低龄或合家欢类型。
现在的动画圈整体会比较偏年轻化一些,技术也比以前要日新月异很多。我觉得唯一没变的,整个市场的机制还是没有形成。一提到胶囊计划这种比较重视内容的项目,大家都很兴奋很想做,说明其实创作者都很想做这种原创类型,但就是没有合适的环境能够去发挥。
朱晓鹏:我的方向还是想往故事片方向走,有业余时间还是会继续尝试原创。对工作室来说,我们也希望能开拓不同类型的片子,正在做一条和时尚潮流相关的 MV,正好是熊尹嘉比较关注和擅长、想要挑战的类型:时尚 +CG 角色 + 虚拟服装。陈钻也作为执行导演在 MV 片里有了一些新的挑战和尝试,同时对于他所擅长的产品广告也会继续有更好的出品和发挥,雷鹏有一些创作上的想法概念,比如祭祀文化相关的作品。总而言之,如果项目上有合适机会的话,我们 solid 会继续像《界》一样去挑战和突破自己。
中银协邢炜:数据治理、智能服务、风险防控等将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重点方向
反弹中的新基金众生相:有的收益超25%,有的跌超13%,还有的已经快要清盘了
2022年度南财TDW模型保险产品测评报告:创新增设经济优选、保障优选等细分榜单
应对净值大跌银行理财急推摊余成本法,银行理财转型规模、净值、客户求稳三角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