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上,天津杨柳青年画老店“义成永”展示的年画新作。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海报——“健康中国 活力冬奥” 赵璐、张阳、谢朝阳、马如龙
通州张家湾设计小镇、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华世纪坛,以及京城胡同街巷、文创园区、时尚商圈、艺术场馆等众多文化地标,串联起这个金秋涌动在京城的设计力量。处处跃动的北京国际设计周独有的那抹亮色,提醒着人们不要错过这场横跨国庆假期、一年一度的视觉盛宴。
北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以“品牌力量”为主题,通过主题展览、设计论坛、设计博览会、主宾城市、设计之旅等主体活动联动线上线下,以异彩纷呈的形式,将设计与艺术融入生活场景。
设计周上发布的11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海报,融入了中国文化、城市风貌、冰雪运动等多种设计元素,体现出中华文化底蕴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统一,呈现了冬奥项目造型与全动风采;在众多提名项目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脱颖而出,荣获“2021北京设计奖经典设计奖”,该系统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中国攀登科学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设计集成创新的光辉典范。
步入正在中华世纪坛展出的本届设计周主题展览“理念践行守正创新——国家形象艺术设计成果邀请展”,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活动上的彩车设计到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的“巍巍巨轮”,从勋章、奖章、纪念章的设计到发行的纪念钞、纪念邮票的展示,以及G20杭州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会议的视觉形象设计和外交国礼……设计工作者们在国家形象艺术设计实践中不懈追求与创新,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一系列优秀的艺术设计成果,有力推动了国家品牌建设和国家形象建构,进一步体现了设计服务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提升国家品牌形象的力量。
与往年不同的是,2021北京设计博览会分两期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20000+平方米的设计大展,3000+平方米的艺术装置,300+平方米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让人们直呼过瘾。在“国潮当代”,你可以看到国内艺术跨界、环保新势力、视觉创意等多个领域设计品牌中的新生力量,感受本土设计扑面而来的多元创造力、竞争力与自信心;在“四时应物”展上,结合沉浸交互式体验,展开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生活、自然、风土、科技、环境、未来相互碰撞融合的对话;在特邀平行展“设计中国北京”的公共区域,设计利用了陶瓷碎片再生砖等不同形式的可回收低碳材料,为与会者提供新材料应用灵感的同时,呼应了本次展会的主题“可持续的美”。
如何理解“品牌力量”?在当代中国,品牌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更新发展、乡村振兴建设、文化旅游融合等领域的重要力量和文化内核,而创意设计将为中国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市场价值和创新能力。“‘品牌力量’是创新力量的体现,是国家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的集中展现。”正如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昱东所言,今年设计周以“品牌力量”为主题,通过勾画中国品牌的发展路径,梳理中国品牌的创新模式,探讨中国品牌的创新方向,形成发展新动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王昱东强调,“品牌力量”的最终导向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新消费时代,应当通过设计创新为国家自主品牌的发展赋能,诠释一种新生活、新消费和新体验。
芬兰演奏家艾达·埃琳娜用芬兰传统弹拨乐器康特勒琴为北京献上《芬兰颂》和《茉莉花》。作为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宾城市赫尔辛基的代表,芬兰驻北京大使馆公使高飒丽表示,期待通过主宾城市这种形式的合作,拉近中芬两国间的距离,展开更多的对话,创造更多合作的机会。此次设计周与主宾城市赫尔辛基共同发起的“碳中和设计导则”,倡导从设计源头减碳成为设计师自律原则。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陈冬亮表示,导则并不是要束缚设计师的手脚,而是通过导则使大家更加关注设计、关注碳排放、关注可持续发展,以设计服务社会,为国家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设计界应有的贡献。
今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重点活动安排在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未来设计园区开展。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以“未来·家园”为主题,展示了极具代表性的智能化设计及绿色低碳建筑工程,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艺术和设计所赋能的城市未来创新;北京设计论坛则以“品牌力量创新时代”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专家、企业家和研究学者共同探讨新场景、新市场、新模式下的品牌发展趋势。据王昱东介绍,早在三年前就确定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率先入驻张家湾,带动全球设计资源向张家湾的聚集。目前已经有上百家设计机构入驻小镇园区,设计周永久会址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此次“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以“复兴百工生活即道”为主题,包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艺术计划展、高安古城规划设计展、“美宿中国行”民宿设计展、清华美院“年画日新”艺术展等内容在内的三大主体板块,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结合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要求,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诠释新时代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让非遗之美融入现代生活。
展览、论坛、沙龙、工作坊、创意市集、互动体验……覆盖了京津冀区域的“设计之旅”活动从老城改造、社区文化建设、城市品牌塑造、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等多个角度,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
用设计推动文化解码,用设计增添产业价值,用设计丰富生活美学,用设计赋能品牌塑造。在新时代,设计产业迎来了聚势蝶变的广阔空间和环境机遇。自2009年北京世界设计大会之际首次举办以来,北京国际设计周已经走过12个年头,通过以设计为核心的多样化探索,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感受设计的魅力,也成为北京着力建设世界设计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
11月20日,以“怡起来,我们都是中国队”为主题的2022怡宝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行车大赛首站——江苏宿迁站在湖滨新区鸣枪开赛。
2022年11月19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元宝村亿嘉林木基地600多亩的“夕阳红”和“红冠”红枫迎来了最佳观赏期,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枫叶。
连日来,因阿勒泰地区普降大雪,部分山区积雪厚度达50公分,造成部分路段通行受阻,影响到在喀纳斯景区禾木乡参与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场建设的务工人员返乡。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禾木边境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联系路政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采取包车、清障、护送的方式,全力确保滞留务工人员平安返乡。
每到傍晚,南海绚烂的霞光会慢慢浮现出笑脸。有人说:睌霞像魔术师,也有赞她为爱美的姑娘,有时好似一团火,有时又像一束光;一会儿穿上红装,过后又换上彩衣,变幻莫测,霞光万丈,不仅映红了天,更照赤了海。
2022年11月14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第一小学开展校外劳动实践课活动。
入冬以来,由于煤炭吞吐量增加,河北唐山港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煤炭装运力度,确保冬季用煤需求。
2022年11月12日,初冬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园、街道里的树木披上缤纷的梦幻色彩,与蓝天白云、城市建筑和水系相辉映,空中俯瞰宛如一幅幅油画,美不胜收。
2022年11月11日,随着最后一根杆件顺利完成对接,位于江苏泰兴的常泰长江大桥天星洲航道桥主跨首个节间安装完成,天星洲航道桥全面进入主跨钢桁梁架设阶段。据悉,常泰长江大桥天星洲航道桥主跨388米,刷新了公铁两用钢桁拱桥的跨度纪录。
秋季的北京,除了温度的下降变化最大的是植物颜色的变化,绿叶会变红,银杏叶会变黄,尤其一到深秋就像人间天堂,到处皆披上浓装,红、黄、橙、绿色彩斑斓,高低错落,姿态万千,此时城内城外尽带“黄金甲”,大自然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绝美诱人的画面,渲染着留有历史痕迹的地方,使斑驳的建筑镀上一层五彩缤纷的艳丽。
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武部组织干部、文职人员、职工、专武干部和民兵代表,先后来到西梁山烈士陵园、市廉政教育基地、薛家洼生态园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暨参观见学活动,感悟驻地发展,领悟建党精神,吸取奋进力量。
2022年11月6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大胡庄社区,一派田园风光。深秋时节,淮安区的农村大地上金黄色的稻田与新式房屋、水塘与五彩斑斓的彩林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连日来,中国铁路郑州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优化调整运力安排,全力组织中欧班列、大宗货物及重点物资列车开行,为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提供有力保障。
2022年11月6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洋河湿地,一群白天鹅“沐浴”在晨光之中。
11月4日,深秋时节,河南省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此栖息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变好,如今黄河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鸟类的天堂